close

回望浮洲 ◎愛亞

——獻給曾經存在過的婦聯一邨、婦聯二邨

五歲到十五歲的我,一直居住在新竹客家村,時常赤著腳挺著曬得黑亮的臉膛,用流利的客家話和我的小伴在林間水泮嬉玩。

但意外又迅速地,一直都「錢不夠用」的我們家突然有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房子!我們搬到了眷村。

是蔣夫人宋美齡女士為軍眷蓋的房舍,我家門牌是「臺北縣板橋鎮浮洲里婦聯二邨29號」,那是民國四十七年。

許多年許多年過去,現在,沒有臺北縣了,沒有板橋鎮了,浮洲好像已不稱里,婦聯二邨更是連廢墟都不存在,不,不,婦聯二邨和29號都火烙般烙在了我心版上。

在浮洲里其實只住了五年,度過南腔北調但全部是「內地腔」的五年,我變成眷村人,我吃在眷村住在眷村,我長出眷村臉生出眷村氣息,我就是眷村人。

我並不曾想過軍眷眷村對我的影響會那樣大,我只覺十五歲到二十歲是最好的清清頭腦、青青身軀,難忘記在這一段時光中學習及獲得的恭良與叛逆、清苦勤儉與用錢之樂、正向與反向的思考、光明與小小壞的雜處、交好朋友與交奇怪朋友的趣味……而,多年之後仍有人會問我:「眷村的嗎?」

浮洲里對我來說當然不是只有眷村,那是我的青春,那是我人生路上轉彎前的定點。

初初說家將搬遷板橋,我立時想到鄭板橋,唸初中三年級的少女得意知道「鄭板橋」,天真地思揣:清朝建的林家花園可能邀請了清朝人鄭板橋來臺灣玩,便因此將他的名字定為板橋地名紀念他?呵,年代符合麼?後來遇到一位板橋阿公,阿公說:板橋是日本名。這倒是嚇了我一跳!

到老了懂得查電腦了,方知:板橋最早居民是凱達格蘭族武澇灣社與平埔族擺接社的原住民,十七世紀後漢人在大漢溪用船運貨物到湳仔溪的湳仔港,再陸路運到擺接社,半途經過林家花園後面的「公館溝」,在溝上搭木板橋以利人來貨往,那地方被稱「枋橋頭」(有橋的渡船頭,地址約在現今府中路、林園街口,接雲寺旁。)再後來沿著公館溝的東南岸建起了城牆,牆內區塊便稱「枋橋城」,現在有人稱舊板橋。城外地名是三抱竹、歡仔園,大約是現今的大觀路一段、二段,再走,便到番仔園。三抱竹、歡仔園和番仔園聯連一起,是大漢溪河水沖積而成的一個小島,因島面不高,土地面積隨水波漲退而變化,便稱浮洲。

婦聯的兩個邨便在番仔園區域。那麼,也是居住過原住民的麼?枋橋城因為水運方便,漢人便聚居做起生意,但又擔憂著擺接社和番仔園的原住民,便築起城牆?是這樣的麼?

《綠岸圍城.浮洲島》書訊請點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I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